地下室施工技术方案分析
一、编制依据
施工方案是防水施工重要依据,是质量监控和安全生产的保障。为此,根据国家建设部新修订的国家标准: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签订的工程合同,现场勘察,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确保质量的原则,特编制此方案,以便付诸实施。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方案
2.2选用材料:地下室底板、顶板:2.0mm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1.5mm聚合物自粘防水卷材
地下室侧墙:1.5+1.5mm聚合物自粘防水卷材
2.3防水效果:达到一级防水效果。
三、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3.1.1主要材料:
(1)本工程的防水材料采用由朗坤防水集团生产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以橡胶、沥青为主要组份,加入助剂混合制成的在使用年限内保持粘性膏状体的防水涂料。对于建筑工程变形缝等特殊部位的防水处理有突出的效果,广泛使用于非外露建筑防水工程。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以下简称非固化涂料)是以橡胶粉、沥青和特殊添加剂为主要原料,在应用状态下长期保持黏性膏状体的具有蠕变性的一种新型防水材料。该涂料能封闭基层裂缝和毛细孔,能适应复杂的施工作业面;与空气接触后长期不固化,始终保持黏稠胶质的特性,自愈能力强、碰触即粘、难以剥离,在-20℃仍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它能解决因基层开裂应力传递给防水层造成的防水层断裂、挠曲疲劳或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提前老化等问题;同时,蠕变性材料的黏滞性使其能够很好地封闭基层的毛细孔和裂缝,解决了防水层的窜水难题,使防水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还能解决现有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复合使用时的相容性问题。
(2)自粘防水卷材
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是以弹性体(SBS)改性沥青为基料,以聚乙烯膜、铝箔为表面材料或无膜(双面自粘),采用防粘隔离层的自粘性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是有胎体的,改性沥青为基料,以聚乙烯膜、铝箔、沙或页岩为表面材料或无膜(双面自粘),采用防粘隔离层的自粘性防水卷材。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形成复合防水层。
3.1.2材料特点:
(1)永不固化,固化物含量大于98%,几乎没有挥发物,施工后始终保持胶状的原有状态;
(2)耐久、耐腐、耐高低温、延伸性能优秀;无毒、无味、无污染,不燃于火;
(3)粘结性强,可在潮湿基面施工,且能与任何异物粘结;
(4)柔韧性好,延伸率高,适于基层变形;
(5)自愈性强,施工时即使出现防水层破损也能自行修复,维持完整的防水层;
(6)施工简单,既可刮抹施工,也可喷涂施工。既可在常温施工,也可在零度以下施工。
(7)能阻止水在防水层流窜,易维护管理;
(8)可与其他防水材料同时使用,形成复合式防水层,提高防水效果;
(9)施工时材料不会分离,可形成稳定、整体无缝的防水层。
3.1.3配套材料:
基层处理剂(冷底油):用于增强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力。
3.2技术准备
5.3.2.1卷材防水层的基层牢固、洁净、平整、干燥,其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小于5mm,并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
5.3.2.2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交缝处和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半径为50mm,且整齐平顺。
3.3人员准备
本工程由朗坤防水集团组织施工,由防水专业人员组成一支强大的施工队伍,并做到持证上岗。根据工程进度和要求,做到随叫随到,绝不延误一分钟。
3.4机具准备
4施工技术方案
4.1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部位的特性,因地下室底板可能因受地下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结合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特性,我公司推荐,地下室底板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1.5mm聚合物自粘防水卷材形成符合防水层。是防水效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工艺流程
基层验收→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热熔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刷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铺贴1.5mm聚合物自粘防水卷材→节点处理→收口固定、密封→防水层自检、修补→验收。
4.1.1基层处理:基层要平整、坚实、干净、无明水,如有混凝土皮、模板钉、砂浆等需清扫干净。阴阳角、管根、设备基础等细部应做成圆弧,圆弧直径应大于50mm。采用抹子等以手工涂刮的方式对接缝、螺栓,局部腐蚀等薄弱部位以及龟裂、边角等薄弱部位进行附加层处理。
4.1.2涂刷基层处理剂:在合格基层上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前应将处理剂充分搅拌,涂刷时应厚薄均匀,不漏底、不堆积,遵循先高后低,先立面后平面的原则。待基层处理剂固化干燥后喷涂(或涂刮)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4.1.3热熔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前,应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放在加热罐中加热呈液体状态,达到规定的热用温度时才能施工,手工刮涂的加热温度≥120℃,喷涂温度≥150℃.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分为两种施工方式:喷涂、涂刮。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基础垫层、地梁平面及立面采用喷涂的方法。施工之前应检查喷涂机的完整性、喷涂机的喷枪是否清洁以及原料传输管、滤网、阀门,并检测喷涂机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4.1.4施工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将加热罐中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用刮涂或喷涂等方法均匀的涂刮于基层上,厚度达到施工设计要求即可,喷涂或刮涂后,及时覆盖防水卷材,避免现场中过多的灰尘粘结于涂料表层而降低涂料与隔离层或防水卷材的粘结性,排出内部空气,使卷材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牢固的粘接在一起。
4.1.5滚铺防水卷材:滚铺自粘防水卷材: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基层上涂刷完成后,立即滚铺自粘防水卷材,滚铺时轻刮卷材表面,排出内部空气,使卷材与液体橡胶牢固的粘接在一起。自粘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80mm,搭接边应用压轮滚压严密。卷材粘贴完毕,应即时用钢钉或膨胀螺钉对卷材进行固定,固定位置距卷材边沿10mm,间距500mm,且被卷材覆盖。
4.2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方案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附加增强层→涂刷2mm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铺贴1.5mm聚合物自粘防水卷材→保护层→质量检验→养护
4.2.1基层处理:基层要平整、坚实、干净、无明水,如有混凝土皮、模板钉、砂浆等需清扫干净。阴阳角、管根、设备基础等细部应做成圆弧,圆弧直径应大于50mm。采用抹子等以手工涂刮的方式对接缝、螺栓,局部腐蚀等薄弱部位以及龟裂、边角等薄弱部位进行附加层处理。
4.2.2涂刷基层处理剂:在合格基层上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前应将处理剂充分搅拌,涂刷时应厚薄均匀,不漏底、不堆积,遵循先高后低,先立面后平面的原则。待基层处理剂固化干燥后喷涂(或涂刮)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4.2.3热熔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前,应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放在加热罐中加热呈液体状态,达到规定的热用温度时才能施工,手工刮涂的加热温度≥120℃,喷涂温度≥150℃.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分为两种施工方式:喷涂、涂刮。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基础垫层、地梁平面及立面采用喷涂的方法。施工之前应检查喷涂机的完整性、喷涂机的喷枪是否清洁以及原料传输管、滤网、阀门,并检测喷涂机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4.2.4施工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将加热罐中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用刮涂或喷涂等方法均匀的涂刮于基层上,厚度2mm即可,喷涂或刮涂后,及时覆盖1.5mm聚合物自粘防水卷材,避免现场中过多的灰尘粘结于涂料表层而降低涂料与隔离层或防水卷材的粘结性,排出内部空气,使卷材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牢固的粘接在一起。
4.2.5滚铺防水卷材: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基层上涂刷完成后,立即滚铺防水卷材,滚铺时轻刮卷材表面,排出内部空气,使卷材与液体橡胶牢固的粘接在一起。种植屋面向非种植屋面周围各延伸500mm。
4.3地下室侧墙防水施工方案
工艺流程
基层验收→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1.5mm聚合物自粘防水卷材→铺贴1.5mm聚合物自粘防水卷材→卷材机械固定→节点处理→收口固定、密封→防水层自检、修补→验收。
4.3.1基层处理:基层要平整、坚实、干净、无明水,如有混凝土皮、模板钉、砂浆等需清扫干净。阴阳角、管根、设备基础等细部应做成圆弧,圆弧直径应大于50mm。采用抹子等以手工涂刮的方式对接缝、螺栓,局部腐蚀等薄弱部位以及龟裂、边角等薄弱部位进行附加层处理。
4.3.2涂刷基层处理剂:在合格基层上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前应将处理剂充分搅拌,涂刷时应厚薄均匀,不漏底、不堆积,遵循先高后低,先立面后平面的原则。待基层处理剂固化干燥后。
4.3.3细部节点处理:在大面积铺贴防水层前,应按节点构造图要求,在需要增加附加层的部位,如阴角、阳角、管道口附近等处先作附加层。卷材裁剪口及收头部位采取密封措施,一般部位附加层应满粘于基层,应力集中部位应根据规范空铺。
4.3.4铺贴自粘卷材:
(1)铺贴前应先弹线定位,将卷材展开对准基准线试铺(隔离膜朝下)。
(2)将卷材沿中线对折,从中线处将隔离膜裁开。
(3)将隔离膜从卷材背面撕开一段长约500㎜,再将撕开隔离膜的这段卷材对准基准线贴铺定位。
(4)将该半幅卷材重新铺开就位,拉住已撕开的隔离膜膜头均匀用力向后拉,同时用压辊从卷材中部向两侧滚压,直至该半幅卷材的隔离膜全部撕开。
(5)依照上述方法同样铺贴半幅卷材。
(6)侧墙铺贴可依照上述方法自上而下一次铺贴完成且在收头处进行机械固定。射钉固定自粘卷材:用射钉加钢垫片按500㎜间距将卷材固定于基层上。射钉部位密封:在射钉部位应以直径为100㎜的自粘卷材片进行粘结密封。
(7)卷材搭接宽度为100mm。将卷材搭接边处隔离膜揭除,再用小压辊等压实粘牢。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边接头应错开500㎜,以免多层接头重叠而使卷材贴铺不平。
4.3.5材密封收头:侧墙自粘卷材收口做法地下工程自粘卷材末端收头应采取机械固定,但收头部位均应用密封材料进行封闭,密封宽度不小于10mm。侧墙立面卷材的收口采用固定压条、射钉固定、并用基密封膏密封,在保证防水系统的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对延长防水系统的安全使用寿命起到极大的帮助。
4.3.6防水层质量检验:防水层施工完后,应先自检修补并作验收试验。
4.3.7施工防护层:平面防护层采用水泥砂奖、细石砼或块状保护层;立面防护层采用聚苯板或砖砌体保护(具体根据施工设计要求)。
4.4主要节点构造做法
4.4.1收口施工
(1)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施工大样图
4.4.2阴阳角构造防水做法
(1)阴阳角:阴阳角处的基层处理后,先铺一层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卷材要剪成下图所示形状,铺贴时要满粘在基层上。
(2)阴阳角卷材铺贴方法图
(3)底板后浇带防水构造
(4)底板集水坑防水做法
(5)变形缝防水施工
(6)穿墙管
穿墙管根应进行抹灰处理,并涂刷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然后用自粘防水卷材进行包裹,密封严密。每根穿墙管包管长度不小于250mm。
(7)预留翻边处理
预留翻边为地下室外墙防水重点处理部位,也是地下室渗漏最易出现的部位,若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渗漏危害。
(8)防水卷材密封收头
卷材收口用金属压条和钢钉固定,再用密封膏密封。卷材收头应高于±500mm